9 岁网球少女晒成小麦色 母亲澄清:照片色差引发误解

  • 2025-07-28
  • 1

近日,湖南湘潭 9 岁女孩小邓因网球训练被晒黑的照片在网络引发关注。画面中,小姑娘身着浅色运动服,裸露的皮肤呈现深褐色,与衣物形成鲜明对比,有网友调侃称 “还以为是尼日利亚选手”。不过,其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,实际肤色 “比正常小孩黑一点,但远未达到照片呈现的程度”,主要是拍摄时的光线、背景和衣物颜色叠加导致视觉偏差。

一、高强度训练背后的真实肤色

小邓目前正为湖南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做准备,暑假期间每天需进行 4-5 小时的密集训练,上午下午分时段进行。其父邓先生透露,孩子从一年级加入学校网球社团后展现出天赋,被教练选中重点培养,但家长始终强调 “未走专业路线”,训练完全出于孩子兴趣。尽管肤色较深,但队内同龄选手普遍晒得黝黑,孩子们对肤色差异并无明显感知。

为消除外界对健康的担忧,小邓的外公特意带其到医院皮肤科检查。医生明确表示,孩子皮肤状态正常,未出现晒伤或色素沉积异常,晒黑仅是紫外线照射后的自然反应。这一结果也印证了家长的说法 —— 所谓 “老抽色” 更多是视觉效果,并非病理表现。

在邓先生看来,肤色变化是孩子努力的勋章。“她每天挥拍上千次,发球、截击、体能训练样样不落,晒黑是汗水的印记。” 他透露,孩子近期三年级期末考试排名班级第十,训练并未影响学业。谈及女儿的偶像郑钦文,邓先生笑道:“她看郑钦文比赛时眼睛都发光,说要像偶像乐鱼网下载一样在球场上‘燃烧’。”

对于网络上 “虐待孩子” 的争议,邓先生表示理解但不认同:“我们从不强迫她训练,反而是她主动要求加练。有次中暑送医,醒来第一句话竟是‘我的球拍呢?’” 这种热爱让家长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,同时注重科学防护 —— 训练时要求穿戴防晒帽、冰袖,每小时补充水分,并使用儿童专用防晒霜。

三、儿童防晒的科学边界

事件引发公众对儿童户外运动防晒的讨论。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宋秀祖指出,6 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防晒霜,3-12 岁儿童可选择 SPF30-50 的物理防晒霜,但需避免含酒精、香料的产品。小邓使用的正是符合 “小金盾” 标识的儿童防晒霜,且严格遵循每 2 小时补涂的原则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过度防晒可能导致维生素 D 缺乏。宋秀祖强调,儿童每天需保证 20 分钟以上户外活动以促进钙吸收,建议选择紫外线较弱的清晨或傍晚时段,并优先采用 “物理遮挡 + 防晒霜” 的双重防护模式。小邓的训练安排恰好避开了正午强光,上午 9 点前和下午 4 点后进行,符合医学建议。

9 岁网球少女晒成小麦色 母亲澄清:照片色差引发误解

四、社会争议:肤色审美与健康认知

网络讨论中,部分网友担忧 “晒黑影响女孩未来形象”,但更多声音为小邓点赞:“这才是健康的童年,比温室里的花朵强百倍!” 类似案例并非孤例,此前湖北 9 岁网球少女林溪因晒成 “酱油色” 引发热议,家长同样强调 “晒黑是运动的勋章”。
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专家李巍指出,亚洲人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较高,适度晒黑对健康无害,但需警惕紫外线导致的 DNA 损伤。他建议儿童每年进行皮肤检查,重点观察痣的变化,排除黑色素瘤风险。小邓的检查结果已排除此类隐患,其健康肤色实为 “阳光少年” 的生动写照。

结语

从 “老抽色” 到 “小麦色”,这场争议折射出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多元期待。当小邓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时,她收获的不仅是健康体魄,更是坚韧不拔的运动精神。正如其父所言:“皮肤黑了可以白回来,但孩子在汗水中学会的坚持,将伴随她一生。” 在这个以白为美的时代,小邓的故事或许能为我们重新定义 “美” 的标准 —— 真正的美,是阳光下绽放的生命力。是阳光下绽放的生命力。